文/舒平
近日,知名舞蹈家杨丽萍发表的生活视频下,一条热评引发关注:“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。”针对此事,戚薇、李若彤、陈数等众多女星发声力挺杨丽萍。随后,相关话题冲上热搜。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,所谓“不生孩子就是女人最大的失败”,本质上是用一种狭隘偏见的框架,居高临下地对他人进行评头论足、自以为是地贴标签,是可笑的“一票否决。”

不需要向错误寻求认可
夏虫不可以语冰。这是有一年夏天,父亲曾告诉我的一句话。那时候的我,包括现在的我,因为被人误解,心情沮丧,父亲给我讲庄子的处世智慧,于是豁然开朗。
这次,杨丽萍老师一袭白衣,在鲜花丛中吃火锅,原本是自在美好的日常,却被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,莫名其妙羞辱说:“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,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……”
一时舆论哗然,事后那人发视频回应称,她不是故意中伤杨丽萍,“我就是不善言谈,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。”她还表示遭到网络暴力,对抨击自己的网友称:“关你什么事。”真是可笑,别人生不生孩子又关她什么事?
这样的人,这样的话,原本该像风吹过的沙子,不必理会,但是,这样的评论下竟然有上万条点赞,这就不是某一个人欠缺常识和素养,而是2020年发生的又一件悲哀的事了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缺乏分寸感和边界感的人,竟然这样公然无理地干涉和冒犯他人的隐私?
著名媒体人李小萌说:“即便我生了孩子,我也赞成女人不是用来生孩子的。因为,这是我自己的选择,自己的承担,不是给别人生的,不是工具。而我也认为,只有是自己真心想成为母亲,才能毫无怨言地、以爱的方式养育孩子。”

话说得很不客气,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,那些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的人,那些闲来无事说三道四的人,是否会对自己的自以为是、狭隘偏见心生愧疚?好像并没有,我们常常笑话的“三季先生”“三季女士”,并没有觉得羞愧。
最难堪的,大概是当事人吧。事情发酵后,杨丽萍回应说,“人会走向衰老,走向死亡,谁也救不了你,但你的精神是年轻的,你的气息是美好的,就会散发一种特殊的味道。只要自己认为自己过得好,没有伤害其他人,就可以。谢谢大家的理解和爱。望我们都能自在,如我。”
这样的回应,已经很隐忍大度了,很多网友看了,都说瞬间心疼。杨丽萍老师已经62岁了,她在上世纪80年代凭《雀之灵》红遍全国,之后,又以出神入化的“孔雀舞”,多次登上春晚舞台,是国家一级舞蹈演员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舞蹈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。
一个艺术家要花宝贵的时间来回复这样无聊的评论,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!我倒更喜欢大咖颜宁的一席话,“为啥我这么习惯删黑?因为它方便啊。看见不爽的又不值得回复的评论,而且再也不想看到评论者,网络贴心提供了一键式删除拉黑,怎么可能抗拒这个诱惑弃之不用呢?所以,评论有风险,发言需谨慎。”
不必理会,不屑理会,拉黑,删除,我们不需要向错误寻求认可。夏虫不可以语冰,原本就是两个认知世界的人,就算解释,也一样起不了作用,何必让自己心情不愉快?何必浪费宝贵的时间?

请懂得分寸感和边界感
当然,我们也需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论,包括我自己,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也很惭愧地想起一桩旧事。
我少年时代,有两个非常好的朋友,男生一辉,女生小雅,一辉喜欢小雅,暑假一来,就约上我一起去找小雅,我浑然不觉地当了很久的电灯泡。后来,一辉考学去了北京,再去找小雅,小雅就避而不见。
少年无知的我,为一辉抱不平,问小雅为何不见一辉?小雅答,不是一个世界的人,不必再见。再之后,一辉博士毕业后留在北京高校,小雅在老家的小县城结婚生子,再无交集,我倒是和他们都保持联系,却也觉得他们简直是地球的南北极。
前年春节回老家,误打误撞,参加了小雅他们一帮人聚会,男人们喝酒吹嘘,关心的都是如何赚钱,女人们围在一起戴着金镯子银镯子搓麻将,多年不见,小雅也是麻将高手,但为了陪我,只在一旁嗑瓜子。
许是瓜子嗑多了,我们俩开始八卦,不知不觉,就讲到了一辉。那一年,一辉已经是北京某知名高校的校长助理,刚刚结婚,妻子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海归,我不无惋惜地说:“你当年为什么要拒绝一辉呢?他那么优秀那么喜欢你!”
小雅淡淡一笑说:“我配不上他!”
“你压根就没有去努力!”话一出口,我就后悔了。
比起那些陌生人恣意的评论,熟悉的朋友之间,更应该注意言语的分寸,哪怕小雅是我多少年的好朋友,我也没有资格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。
那次聚会之后,小雅就很少联系我,我有时候兴高采烈和她说一件事,她也只淡淡地回应,而我也一直觉得抱歉。小雅的老公可能是要普通得多,但他对小雅的好,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没有谁有资格,高高在上地去评论别人的人生选择。
现代社会,我们的确生活更多元化,社交网络让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建立了连接,看似言论更自由,交流更便捷,但是,也更需要自我约束,谨慎言论。哪怕你自以为三观无比正确,你也不是对方,在一些个人隐私类的话题上,还是不要妄加评论。
懂得分寸感和边界感,尊重和保护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,这是文明社会中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。同时,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保护,反过来,也是在尊重和保护我们自己,包括结不结婚、生不生孩子这些敏感的话题,也包括一个人的外貌、高矮胖瘦、学历、收入这些私人的话题。
《后浪》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:“你们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,我们这一代的想象力,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。”其实,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想象另一个人人生的模样,你有你的生活,她有她的选择,各自绽放,各自美丽,不必相同!

自在自由,勿惧他人蜚短流长
也是这几天,超模奚梦瑶在微博上,讲了一段有名的寓言故事,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。
故事里,爷孙俩带着一条驴上路了,爷爷让孙子骑驴,他走路。有路人说,哎呀,小孩子怎么不懂得尊老呢!让老人走路,你骑驴,真不懂事!他俩一听有道理,于是变成孙子走路,爷爷骑驴,然后又有人说,哎呀,老家伙怎么不懂得爱幼呢?他俩一听也有道理,于是俩人都不骑驴了,都走路。结果又有人说,你看这两个傻子,有驴不骑。于是俩人都骑在驴身上。可是又有人说,哎呀,这俩人怎么这么忍心,欺负驴。然后,他俩蒙圈了,干脆把驴放倒捆起来,他俩抬着驴走。
奚梦瑶说,“感觉就是我每天的日常。”在寻常人眼里,她已经站在金字塔的顶尖了,有美貌,嫁入豪门,丈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,是数学精英,自己还顺利生了儿子,简直完美,却总有各种各样的声音,或赞誉,或诋毁,或喜欢,或黑化,都指向同一个她。
大约,这就是人生常态,不是因为你多么成功,或多么失败,更不是因为你多么招人喜爱,或多么惹人讨厌,而是总有人喜欢蜚短流长,对他人指指点点,那也是那样的人的自由,拉黑,删除就好,真的不必理会。
最重要的,是我们自己,要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,要在任何时候,都坚守理性和善意,不盲从,不随波逐流,不无理干涉他人的生活,更不要被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声音。
早在2012年,柴静采访杨丽萍,就问过她:“不要孩子是不是为舞蹈作出的牺牲?”杨丽萍回答说:“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,有些是享受,有些是体验,有些是旁观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,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,河水怎么流,白云怎么飘,甘露怎么凝结,花儿怎么开。”
做一个生命的旁观者,坐看云卷云舒,静听花开花落,任凭潮起潮落,没有伤害其他人,挺好的;而我们大多数人,生儿育女,享受普通人的天伦之乐,也挺好的;浩瀚人生,哪有什么整齐划一的答案?
世事千帆过,愿我们都可以成为真正的自己,过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,自在,自由,亦,无惧他人蜚短流长。